杨大伟
转化与重构
艺术由人创造,恰恰是人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植入了“时代性”、“地域性”及“民族性”印记。作为近几年颇有影响力的青年画家,学峰以自身对文化的认知,对艺术本质的感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转化与重构的自觉。他的作品凸显了以传统文化为表征寻求精神凝聚的可能。
读学峰近作,发现他的作品总体上已脱离了泛道德化的叙述和再现。当代文化语境中,他似乎更为关注精神向度是否提供了新的语义空间,意在构筑当代人心灵图景的独立,进而体现出艺术语言的表达是否回到自身的纯粹。学峰视绘画过程为心灵净化的过程,他崇尚人品的纯真,并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最质朴的因素,且在质朴中提炼出哲思般的精神图景。
我们知道,艺术家必须掌握相关文化资源的内涵,才有可能通过解构、重构形成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只有如此,在转化与重构的过程中方能呈现出更大的阐释空间,给予观者最少干扰性的思考,学峰的作品充分表达出对这种方式的态度。他的作品中传统图景与当代意识的叠加构成的双层空间使画面产生了更多可能,通过材料的反复试验,图像意义变得含蓄且深沉,信息传达异常丰富,将观者习惯性的视觉经验打散,产生了新的观看方式。他的绘画告诉我们,绘画艺术的发展并非复制临摹传统,而在于对传统资源的转化与重构。面对这个问题,是否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应该是一个涉及面更为广阔的命题,而不仅仅是哪个地区和民族的问题。
艺术创作如何真正介入本体的文化资源和艺术传统形成具有东方观念的艺术形态,应该是艺术家近年来新的自觉。当艺术在不断突破边界的过程中,李学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拓展视觉经验,也从社会科学和艺术研究的方式去激活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回望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时,精英文化和民间技艺都涵盖在作品之中,神秘性在中国大众传统文化里赋予了太多象征性隐喻,但李学峰的着眼点并非神秘本身,他的创作使我们对图式的熟悉度进行了陌生化改善,并让我们体会到传统文化赋予的温度。
传统民间艺术存活在社会系统中,大量的宗教仪式、节庆形成了传统社会对传统绘画的需求。今天的生活失去了诸多传统技艺所依托的自足生态系统,科技产品赋予的高品质图像取代了我们对原质美的体会。所以传统图像的生存需要重新定义、重新思考。学峰潜心于传统文本资源阅读和艺术实践的重构,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文化最大程度的尊重。
自然与升华
学峰的风景绘画是他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并行不悖的又一种创作形态。
透过他的风景作品会发现他的艺术语言非常节制,有一种独特的质拙和愚顽。既有铺蔓细腻,又能简约粗犷,若说早期题材笔法还偏向“象”的意识,现在则越发平实。他说尽管时代让人忧伤,但传统的脉络还在我们血液中流淌,我们便不可停止寻找自己。诚然,艺术创作到了一定程度都是孤独的,只能靠自己体会认知。或许这就是学峰的艺术自觉。
学峰的风景作品中,你能感觉着起初生活环境的本根脉络都在他的画笔隐含。画中法度的重叠即是生命的重叠,精神的重叠。现世的喧嚣被学峰拒之门外,他可以倾心倾情面对自然提取自己的所需……他的作品中渗透着“悟”,表达的简约与力度熔铸其中。他有意与当下时尚的画家拉开距离,着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汲取属于自身的精神。作画以少胜多,似乎让自己的画面征服自己。所以作品透彻且明亮,作品的大开大合是他对东西画理的参悟,他在自觉地静悟中体验绘画。
学峰的风景绘画和他的综合材料创作一样不受强弱的制约,色调与其说是一个可知的风景因素,不如说是精神状态的色彩表达,那些常规的透视法则在绘画中已不重要,如何更好地驾驭使之呈现自己心中的情绪倒是画家一再强调的基点。在他看来,最好的绘画是用来表现思想的,画面中的一切不仅仅是天然、浑然和真诚,更是流逝中的永恒。许多作品中,观者看到的天空、大海是广袤的,而一切的物象却是风景的呼吸。画面中透露出表现方式的纯粹,又隐含着万物得自在。他笔下的风景表现出瑰丽而不浮艳、奔放而不粗泛的审美意蕴。他把真切的视觉感受和心灵的悸动全部物化为艺术形象,并在其中赋予了意象的美感价值和绘画精神。他的艺术语言在刻意控制和随意挥洒之间进行了有效转换,从而给画面增添了独有的书写感。
学峰风景画的另一个特点是简约。简约的境界是画家与自然的神会,是精神超越物器的反射,更是所谓“知白守黑”哲学命题在绘画上的体现。简约不是孤寂,不是单调;相反,它是丰富的充满着生命气息的勃勃动力。学峰的画用心会意,用笔却省,点彩若珠。简约中的丰富是诸多画者难以到达的至境,而学峰的简约至远幽邃。
纵观学峰的艺术创作,无论是综合材料还是风景绘画都体现出画家不事声张,享受着绘画所带来的愉悦。学峰是一位低调平和、不尚浮华的画家,他不断地把内心的沉思表达于笔端并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从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到他对艺术的虔诚,更能体会到画家拔俗的心态。
杨大伟(浙江传媒学院)2016/9/27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