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2019年11月9日,“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在吉林艺术学院隆重开幕,并分别在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长春水文化园博物馆、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艺术馆三个展区同时开展。首届双年展指导单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由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与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研究院、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和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吉林省油画学会协办。
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各展区海报
开放是一种态度,开放是勇于突破禁锢的行动,开放是永不放弃的执着,开放亦是面对诸多挑战的开始。首届写意油画双年展之“开放展”旨在为年青艺术家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在全球文化新的碰撞、交汇与融合中,激励青年艺术家抱以清醒的文化认识,投以执着的探索追求,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当代艺术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
当前,我们的油画界从表象看似乎很繁荣,展览比比皆是,观念不绝于耳,很多年轻画家不知所措,渴望一夜成名,急躁情绪纷至沓来,所以特别需要有责任感的优秀艺术家,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来引领中国艺术向深度探索。写意油画双年展之“开放展”的设立,是推进写意油画学术发展的一项很好的机制,经过众多专家初评和复审的严格筛选,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100位青年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代表了当前中国45岁以下年青油画家的整体面貌。这次展览的筹备,特别是严肃的学术评选和形成的奖项,充分体现了研究院“文脉传薪,学派传承”的治学理念,对于团结和吸引更多的中青年油画家共同投入中国写意油画的事业,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推进写意油画的发展,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这些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有已经在艺术上小有成绩的知名画家,有各大院校的青年教师,也有持续多年从事艺术创作的青年学子,他们将成为写意油画学派重要的新生力量。
写意油画是一个大的课题,目前已经有的成果是老一辈油画家们经过几代人的潜心研究和���索所取得的成绩,这是我们青年艺术家下一步研究和创作的基础。但写意油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流派,更不是一种固定的风格,写意油画还需要在学术上进一步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读和西方油画技艺的探究上,如何在今天的时代,面对当下的处境,使中国传统文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如何使油画作为西方传入的媒材和美学思想,真正落地生根并枝繁叶茂,是需要青年艺术家们继续推进研究的课题。艺术作品之所以精,正在于思想之精深,艺术之精湛,技术之精良;写意油画之所以值得我们珍惜和为之探索,正在于它具有一个宽阔的学术纬度,能够在不同的方式和表达中形成艺术家个体语言及风格,更可以把中国写意精神融汇到油画表达中呈现不同面貌。
马新《圣光·之十》121×152cm,2019(优秀奖获奖作品)
李华《中山图》油画,170×120cm,2018(优秀奖获奖作品)
黄子恺 《城·梦——起飞》布面油画,180×180cm,2016(优秀奖获奖作品)
孙昌武《陈趟子沟的春天》170×120cm,2013(优秀奖获奖作品)
武凌海《老夫老妻》布面油画,80×100cm,2014(优秀奖获奖作品)
本次展览无论从油画本体语言的探索上,亦或内容主题的表达上,都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从大家的艺术创作中,我们看到了写意油画拥有的广阔前景,同时也激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更加具体的学术课题:其一,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比较多地关注对自然的描绘,突出表现在风景油画的创作上,着重体现人与自然的交融关系,而具有史诗性、历史感与人文精神的风景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其二,写意油画这样一个概念,除了风景之外还要表达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我们现实生活的丰富性,也就是人物以及关涉的社会议题,也应该是写意油画关注和表现的重点;其三,写意的根本不仅仅是方法,更是思想观念以及与当下视觉图像的关系,因此需要探索语言表达与思想观念在新时期的变化;最后,在全球化的视野和文化交流的语境中,越发需要中国艺术家展现自己的独特面貌,写意油画成为我们今天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使我们可以用中国的学术命题和范畴重新定义油画在当代的美学趋向,从自身的经验、自身的历史中,发掘、发现、培养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可与世界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并与世界艺术家一同探讨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未来。从某种意义上看,写意油画不是一般技法上的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艺术品格的追求,文化厚度和文明高度的追求。它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和对生活经验的感悟力,它确实向我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课题,正是有高度、有难度才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才能大有作为。由此,需要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更加刻苦努力,勤于思考,互相切磋技艺。
马佳伟《夜话:等待》布面油画,200×200cm,2017(优秀奖提名作品)
白岩《城—九月》170×180cm,2010(优秀奖提名作品)
艾学峰《微风徐动》布面油画,182×122cm,2019(优秀奖提名作品)
姚刚《绿萝花No.15》布面油彩,190×210cm,2017(优秀奖提名作品)
童颜汝南《2014孙世福-兄弟》92×119cm,2017(优秀奖提名作品)
李克霞《羊之十一》布面油画,160×140cm,2015(优秀奖提名作品)
王琼《墙外·山城》70×100cm,2019(优秀奖提名作品)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新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21世纪是全球深度联通和整合的时代,国际艺术活动和大型展览在中国频繁亮相,中国艺术家在海外个展和群展屡见不鲜,全球艺术资讯趋向同步。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艺术始终处在“传统因素、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乃至全球的当代”的杂糅状态,这四种历史性的因素共时性地存在并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当代艺术辗转周旋于历史的重写、现代性建立以及当代诉求之中,在混乱、杂糅的境况中艰难地树立本体形象。伴随世纪经济格局的转变,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艺术家开始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文化身份的问题,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资源重新置于全球视野中加以考量,“写意油画”的价值亦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更加突显,经历过20世纪以来的发展,我们看到写意油画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家反映时代发展、关切生活现实、体现文化理想的重要语言,而在几代艺术家的努力过程中,也从模糊到清晰,从微小到壮大形成了写意油画这一坚定的方向,那就是从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汲取思想观念和视觉方向的营养,融汇西方油画各种经验,真正基于我们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本土意识来推动写意油画的探索,这个价值已经得到历史的验证,也会随着广大油画家们不断的探索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
写意油画的艺术实践和思想实践,能否为当代文明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思想以及与之相随的思想方法,这是我们今天再反思现代性的问题,需要确立的一个认识维度。现代性是随着现代化运动而展开的,它首先源发自西方,在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命运中,由于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在追随现代性的普遍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元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性尚处于“未完成”的阶段,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匮乏。进入21世纪以来近20年的时间,中国艺术现代性的问题并不因“当代艺术”的盛行而了结,现代性艺术的真正核心是走向自主。“写意油画”正是现代性的中国经验,是对现代性转型的自觉,重建中国自身历史的连续性的自主意识,使中国的历史经验在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阐释框架中发挥创造性的价值。
对中国油画写意精神的专题研究,又面临与写实油画、表现性油画和抽象油画的互动关系,从中往往又共生共有。写意油画从整个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汲取知识、哲思与视觉造型方法,运用中国笔墨造型中的笔痕与线条的语言形式:皴、擦、点、染、泼洒和各种皴法,融汇西方油画的多种形式语言,在思想观念上体现基于时代感受与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不断推进油画在中国本土语言形式的现代性转型和精神境界的深度探索,这种以自身历史经验为基础的叙事模式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思考与追问过程,这也是在今天重提“写意油画”这一命题的重要原因;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视野中表述自身、建立主体性叙述的重要途径。由此,需要我们年轻人在新的时代下坚定起文化自信,形成更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在未来的十年中,长春被确立为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固定的举办城市。东北地区具有曾经萌发和孕育了中国文化的北方地域属性,美学上的巍峨耸峙与奥妙瑰丽中的人文关切,都堪称“写意”传统的重要内涵。双年展立足当代的文化语境,表达新时代的艺术感受,也因对北方地域文脉的深入研习,使得写意油画的探索有了更具体的落实。“写意精神”通过油画媒介载体而呈现东方意象语言的图式,是几代中国油画家持之以恒探索的内在动力与精神追求。意象的“图式”即涵盖艺术家的笔法技艺更彰显个体的文化修养及人格理想,同时展现了具有东方文化属性的语言特征。“精神·图式”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观念及语言方法做现代转换创新的追求,是立足中国大地推动油画艺术精进发展的理想。
范晓楠写于北京
2019年10月14日
精神·图式——首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第三展区入选作品(部分)
安柏臣《民族颂歌—故土情之四》油画,110×140cm,2018
白萌《窑洞人家》100×120cm,2018
鲍菡《当我们……》130×120cm,2019
曹亚敏《玫瑰花与盘》布面油画,60×50cm,2014
陈龙《田1》100×100cm,2019
陈金柳《新中式.物语系列三》180×100cm,2018
陈磊《望乡》布面油画160×200cm,2019
程宣睿《故作姿态》布面油画,70×70cm,2019
迟志磊《净》60×80cm,2018
邓典《中式庭院系列伍》 布面油画,120×120cm,2019
邓凯华《塬-之一》布面油画,100×80cm,2018
邓媛媛《生命痕迹》布面油画,116×81cm,2015
杜宗花《水草》180×210cm,2013
范汇飞《干花系列七》120×160cm,2019
方清龙《暖风》布面丙烯,114×162cm,2019
冯笑笑《道》布面综合, 130×180cm,2019
高嵩《床》 布面油画,140×170cm,2016
高艳《一路向西》100×160cm,2019
顾丽《家园系列六》120×150cm,2017
郭健濂《炫目之窗》布面油画,162×114cm,2018
郭长亮《下一站去哪儿之三十》布面丙烯, 80×120cm,2018
郭争光《鼓浪屿印象之街道》油画80×150cm,2018
侯庆峰《过马路的猫》200×200cm,2015
胡·赛额尼斯,《望经-寻游之一》综合材料坦培拉,80×60cm,2015
黄润生《夏日山寨雾茫茫》布面油画,120×60cm,2018
黄于纲《矿工的澡堂六》布面油画,60×80cm,2018
纪小丹《极昼》150×120cm,2019
贾文广《殇系列NO.28》140×110cm,2018
江哲《台下》布面油画,160×120cm,2017
金新贺《红色桌布》70×140cm,2017
孔德峰《家业系列8》110×190cm,2017
乐云飞《草原绿洲 》114×125cm,2016
李继《秋思》布面油彩,100×100cm,2014
李佳佳《蓝色海湾》100×130cm,2019
李揆哲《以光的方向》128×148cm,2018
李立华《昨夜又西泠》120×150cm,2019
李亮《门里门外的风景》110×150cm,2018
历国军《焚香 煮茶 待客》布面油画,150×150cm,2017
栗启龙《光阴的印迹18》128×60cm,2018
栗伟正《太行一梦1》布面油画80×100cm,2019
梁若涵《丝路情》140×195cm,2019
廖有才《物语之二》布面油彩、丙烯、稻草,140×150cm,2018
刘涛《金鱼》135×200cm,2013
刘博《途中三》130×179cm,2019
刘传珂《退潮》120×160cm,2019
刘叔辉《浮生·物语》130×35cm,2017
刘玮《天际畅想》布面油画,104×160cm,2019
马建茂《高台民居之六》120×150cm,2017
那拉苏《塔拉》60×120cm,2017
牛凯辉《乐园》150×90cm,2015-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