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
第二届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各位艺术同仁,各位朋友:
在行将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之时,我们聚首在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第二届换届大会上,共同回顾筹备和建院以来的历程,商讨新的工作规划。刚才主持人说我是嘉宾中一员,但是我一直感觉我是写意油画研究院群体的一位成员,为此我十分感慨,当然也十分高兴。回首来路,相信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的同仁们也会和我一样有这样的心情。四年前,有着探索写意油画在中国发展这份理想的同仁们想做一些事,既是学术的事,也是组织的事,于是酝酿要成立一个社会民间组织。如果没有当时主管社会民间组织的李勇司长的支持,没有大家凭着一种虽然比较懵懵懂懂但是都有一种愿意出力的心气,研究院就不可能走到今天。
研究院从筹备到现在已经有5年时光,我们一次次深入生活,踏访胜地,驻足乡土,写生谈艺,可以说在时光道路上留下了大家的跋涉足迹。我平时难以抽身参加许多活动,但总是心向往之,和大家经常是聚也匆匆,走也匆匆,但每一次总是有新的收获。研究院既有写生的作品收获,更具有举办展览的收获,最重要的是有对中国写意油画不断认知、体悟和深入思考的收获。所以我认为写意油画研究院这个阶段的发展,就是一段共同的理想和同行的足迹相叠印的历史。同仁、同心、同道、同行,成为写意油画研究院最重要的特色,一个“同”字,将我们联系在一起,也踏出一条比较宽广并且可见前景的道路。
王辉先生做了简明但很详实的工作报告。我认为这个报告充分体现了写意油画研究院坚持学术立院的宗旨,很好的总结了经验。报告列举了那么多展览,一句话一个展览题目,但是任何一个项目从思考到策划再到实施,都是要付出巨大心力的。在这些展览和活动的题目后面,都凝聚着王辉院长和院务委员会全体成员付出的巨大心力,也得到了各方面朋友的关心,更是得到重多油画家的支持。所以我想,这些题目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也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增加,而是质的积累,在推动中国写意油画发展上显现出学术性的价值和文化性的意义。如果把这些年活动出的画册放在一起,那也是一幅非常可观的风景,更是一份回头可以做研究的文献,是大家共同写就的历史。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6周年。总书记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我们都一路学来。总书记关于文艺的论述非常丰富,其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等重要命题,特别希望广大文艺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从高原走向高峰。写意油画研究院这些年可以说是自觉地以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在办院的方向和方针上,在各项活动的主旨和立意定位上,都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油画的发展。而全院同仁负有使命意识,珍惜集体氛围,对中国油画的发展充满信心,努力把中国油画的学术发展和国家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对油画艺术更多的认知和油画在美育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就研究院的工作经验和今后仍要坚持的方面,我结合这些年参加活动的经历,这里谈几点认识:
第一,要树立鲜明的主体意识,坚持用油画表现中国主题,彰显中国精神。写意油画研究院以组织写生活动为抓手,但是在筹划和组织上都有明确的主题立意,根据大江南北不同的人文传统、革命历史、自然风貌、社会建设等特征形成活动的主题,我觉得这是从中国出发、从新时代出发的写生。写生的“生”,既是自然景物的生态和生命,更是新时代的中国生活和中国生机。因为有了主题,每一次的写生就能够把写生的感受和创作的追求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既有现场感、同时带有创作性的写生作品,也为油画风景创作做了许多学术准备。现在,全国可以说掀起了新的“写生热”,而写意油画研究院开展的有主题的写生,对“写生热”是一种很好的引导,使得油画家的艺术追求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面貌和当代的社会发展,每一次写生活动之后举办的展览和媒体的推广,都能够把油画自身的学术收获变成社会接受、社会传播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了活动的社会意义。这一条经验特别值得我们珍惜,也可以说这也是在我们研究了很多西方艺术史特别是那些写生史之后,在这个时代所形成的一种共识,使油画的中国写生带有中国的特色。
第二,要不断加强写意油画的语言深度,推动油画和中国艺术传统的融合,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这也是写意油画研究院这些年在活动中注重追求的理念。今天,整个中国美术界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我们了解了西方和国际艺术发展历史与现状之后,我们要更多的回到对传统优秀成果的研究上,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上,努力践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写意油画”这个命题就自然带有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特色来进行学术探索的内涵。我在很多场合说过,写意油画不是一种风格流派,而是一种以博大的文化传统支的着油画表达,在油画中体现中国文化基因,这是中国油画应该谋取的方向,写意油画这个群体更应该做出积极地探索。写意油画的“写”,是有中国特色的观察、感受与表达;写意油画的“意”,是在精神内涵和艺术意境上所追求的中国文化之意。这个课题在百年来几代中国油画家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坚持,现在需要进一步破题,不断地丰富,在世界油画之林中彰显鲜明的中国油画特色。
第三,要努力深化历史研究,激活理论探讨,推动视觉之思。这些年,研究院在组织写生活动的同时,注重开展对中国油画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尤其是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油画家在外来艺术样式“中国化”的实践上所形成的成果与经验,研讨中国油画与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等方面的关系,在对青年油画家的讲习和培训中也始终贯穿对中国艺术传统的领悟和借鉴,许多培训就摆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空间里,真正体现了“研究为名,学术立院”的宗旨。尽管我们现在的艺术学理论建设也在不断的深入,但就中国油画的发展,还有许多个案和共性值得研究。研究院把研究理论的专家学者结合在一起开展的这些活动,我觉得很有价值,也值得不断地展开,使写意油画的探索有助于破解图像时代对绘画的挑战。
在组织工作上,研究院形成了年度展、双年展、专题展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齐头并进的工作态势,同时还形成与各地政府、企业、文化机构、艺术学府和其他美术组织协同合力的关系,这样的工作格局是慢慢摸索出来的,也值得进一步夯实和完善,由此形成研究院的科学管理和良性运转的大的工作格局,也为中国文艺类的社会民间组织发展探索一条成功的道路。
总而言之,从文化的主体意识到对写意油画的研究,从组织的方式到不断扩展的社会影响,都是写意油画研究院特别值得珍惜的经验。遥想180年前,在法国巴比松小镇,有许多画家前往那里,聚集在那里写生,形成了后来有世界影响的画派;150年前,印象派的画家沿着塞纳河写生,组织起来举办展览,前前后后办了多次印象派展览,把对法国风景的写生变成了艺术变革的象征;也是差不多150年前,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汇集起一大批画家,在风景画和主题创作中探索俄罗斯油画的人文主义精神,如此等等。遥看历史,其实有很多现象在开始的时候也真是“无心插柳”,大家只是发自一种隐隐约约的共识和一种对于事业的初心,但是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特别是越来越清晰的学术方向和尊重个人探索与集体创研相结合的学术氛围,事业就会越做越大。我们今天所做的,也就是为未来的历史所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