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彬《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
2021-01-29

 

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与当代发展

 

袁文彬

 



自从唐代文人王维提出写意一词,写意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领域已经经营有数百年的历史。在西洋油画传入中国的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意象化写意油画一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上世纪初中国的油画先驱就出现过刘海粟、关良、常玉、潘玉良、李骆公等一批优秀的带有鲜明中国写意印记的画家及作品。而后在苏联现实主义体系影响为主流的格局下,以出世为价值核心的文人写意传统,自然难容于当时救亡图存的严酷现实需要而受压制。在中国油画的另一支脉杭州艺专林风眠体系中,培养出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吴大羽、苏天赐等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可以说,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中,写意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一直不断受到关注和讨论。在今天的当代艺术表现手段与媒介已经多得泛滥的时代,作为具有鲜明中国文脉特征和独特情怀理念的写意油画,一直在争议喧哗声中默默的发展和演变。如何更好地梳理传统文脉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图从写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当代中国油画实践的具体个案分析,探讨多元文化格局中文化根性的意义和作用。

 

一.写意的历史渊源

 

中国写意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庄禅文化的背景。中国的文人画有两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庄禅)与(孤愤),前者可以王维、倪云林为代表,淡泊,出世、和谐、无为而为;后者以徐渭、朱耷为典型,性狂放、重抗争、具有更强的表现倾向。

 

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古典油画在精神实质上差异很大,和西洋以科学为基础的写实绘画不同,东方艺术传统是写心会意的艺术,如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悟道草书,吴道子看张旭的草书发展了吴带当风的绘画线条。中国的写意启蒙比西方的表现主义早得多,若从唐代王维算起,先行了一千余年,若从宋代苏东坡的理论自觉算起,也早了七八百年。以致于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第一眼的西洋写实油画,得出的结论是虽工亦匠画品不高,不屑的眼神中透露着一种文化上的自信和优越感。遗憾的是这种优越感后来在西方列强的大炮声中消失殆尽了。在今天理性的中国文化反思中,有必要认识到传统文化优劣的两面性。儒道学说无疑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高峰,但它毕竟是属于封建社会和农业社会的产物。儒家思想在成为捍卫祖制和维护王权的思想统治之后,成为一种懦弱的中庸之道,结果导致自上而下的道德麻木和人格萎缩,而和老庄的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也发展为一种早熟的思想病变,缺乏积极上进的文化激情。在漫长的一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写意画也形成了一些清规戒律,使写意蜕化成一种既定的形式,笔墨趣味取代了原有的庄禅精神,而有了更多的守成与效仿,成为无病呻吟的笔墨演练,评价标准越来越玄越来越窄,已经和当初出现时强调的自由精神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我们在谈论写意传统时必须直面和反思的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写意传统面临着现代转型与换血。

 

二、写意的问题与思考

 

什么是写意?什么是写意油画?什么是当代写意油画?这样的逻辑关系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追问。在迁想妙得”“畅神及宋苏轼的象外”“意气”“非形似等古代画论中,写意画理论早已成熟。写意这个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它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这个词的含义在整个中国文化史的发展中还逐步完善,逐步丰富、逐步深化,写意概念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中国传统绘画跟西方绘画相区别的一个非常重要特征。而写意油画是继承了中国写意文化传统的一个油画流派。较难以回答的是什么是当代写意油画?从时间概念上说,是指当下的写意油画探索。从当代艺术的角度考量,它应该有别于传统艺术中有过的东西,有自身的处理文化传统与现实世界对应关系的方法论。而当代艺术的观看方式已经改变了古典式的把玩趣味的审美习惯,传统文人的笔墨游戏和单纯的形式语言技巧研究也不在当代艺术的考量范畴。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写意在当代能否成为一个有独立性和生长性,并具有开放空间的绘画语系?能否进入更高的,具有更大精神涵盖力的大文化层面?

 

三、写意的当代状况与类型

 

中国当代艺术在近几年取得迅猛发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进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时间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装置、行为、多媒体等观念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和刺激也是不言而喻。写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没有消化完成,就有了绘画过时绘画死亡的争闹和喧嚣。在这样的喧闹声中,写意油画的探索显得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且不管是文化信念的召唤还是内心需要的驱使,依然有一大批艺术家在这领域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写意油画的当代探索中,出现多样性的探索和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形成多层面立体丰富的状况,或许还说不上殊途同归,但对伟大文脉精神力量的共同向往,却有了血脉相连的感应。我试以自己的肤浅认识,以挂一漏万的粗略分析,把当代中国写意油画分为三大类型:1、写意写生  2、意象油画  3、后写意。

 

1)写意写生:写意写生类画家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用中国绘画传统中书写性的作为油画塑形的语言,把传统绘画中传达感性意味的与油画写生中的的意涵结合起来,使类型上的写生与精神上的写意成为同一个目的。20世纪50年代的吴作人、罗工柳、董希文,吴冠中等前辈名家都为这一课题做出过不懈的努力。这一课题不仅没有完成,而且有待在更本质的层面深化。这一脉香火在当代学院油画家中有广泛的基础,并涌现出一大批风格各异面貌成熟的青壮年艺术家,其中中央美院造型学院院长戴士和对写意油画有着多年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出版过《写意油画教学》的专著。

 

戴士和先生对写意油画有着独到而清醒的认识。2007年我曾在中央美院做戴先生的访问学者,在他富于思辨的谈话中,我理解了在他的艺术理念里,性灵的鲜活和自由远比一个简单的概念重要得多。在200811月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画我所需戴士和油画写意展》中,他新近的两幅力作尤其引人注目。《金山岭》画的是北京边界地带的古长城,《金融街》画的是北京中央商务区正在生长的现代高楼,在两幅作品的构思与展示方式上,可以说暗含了某种观念:两相照,一古一今,以视觉的角度把历史遗存与都市现实联系在一起,用以提示存在的价值和不断涌现的新的存在。(范迪安)。这二幅2米高7米长的大画都是对景物做十多天的现场写生,一气呵成,留下挥洒书写的感觉,又构成严整牢靠的结构。强烈的当下性和深沉的文化表达使写生的意义得到升华。戴先生以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的写意写生实践构成了他自己的艺术世界观和艺术方法论,以坚定的人格意志穿越许多艺术认识的迷雾,也回应了当代写意问题的思考。

 

同样擅长面对自然作大画写生的还有王克举、赵开坤等。王克举近年来的写生风景把西方表现主义的结构意识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相结合,以一种动态的视野,于大自然中游目环瞩,自成心象,形成更具本质特征的意象,色彩强烈、激情饱满。而东北画家赵开坤,于繁复的景物中笔走龙蛇,画风健朗,书写的笔意犹如庖丁解牛般的游刃有余,色彩造型富有民间意味。他们的作品明显有别于传统写意的阴柔内敛而富有雄强的现代气息。王琨以书入画的质朴醇厚,任传文文人情怀的性灵抒写、张冬峰对传统山水意境的整合吸纳,还有王辉、孙建平、孙纲、赵九杰等一批优秀的青壮年画家构成了当代写意写生的中坚力量。他们作品的共同点是在油画表现中带有中国绘画思维的烙印,而明显有别于印象派的写生特点,能在临场感受中提炼色彩和形象,以单纯凝练的方式把感受的意象转化为对事物本质的塑造。

 

写意写生群体还具有大众化和普及性的特点,成为一般美术爱好者最容易领悟和效仿的美术样式。在延续印象派写生的基础上增添了文化自觉意识的内涵。

 

2)意象油画

 

     如果写意写生类画家是表达对自然的感受以激情书写为重要特征,意象油画家则更重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意象,传达文化的深层理念。如果把写意作为中国美学的中心概念,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在中国绘画的意象范畴,广义而言都是写意文化。赵无极、朱德群等以抽象形式呈现的艺术家也是意象绘画的开拓者。而当代中国意象绘画探索也出现了独特的面貌,代表画家如尚扬、王怀庆、祁海平,张方白等。他们作品的共同之处是都有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又有现代主义抽象构成的典型特征,在题材上远离客观现实生活,表现倾向也带有浓重的东方禅意,崇尚黑白的倾向似乎也和阴阳学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尚扬的作品图式单纯独特,内蕴丰富。他呈开放性的创作思想,对绘画形式与材料的敏锐感悟,使他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常青树。从90年代的《大肖像》、《大风景》系列,再到近年来的《董其昌计划》,他把代代积累的文脉看作自己的创作起点。意象化的背后隐含着对当代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考,画面上流动着空灵而诗性的气质。

 

    王怀庆从 90年代初开创了与中国建筑相关联的系列作品,将精纯的中国艺术视觉境界与抽象的构成情愫相结合,在西方抽象主义构成与中国书法构成的对撞中发觉了自己的创作契机。他的 《大明风度》、《夜宴图》等作品中融入了对传统中国与现当代世界关系的感悟、他自身的生命记忆,以及他对绘画本质秩序的探讨。

 

祁海平是一位具有典型文人气质的画家,擅书法通音乐,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书法和音乐融入磅礴大气的抽象作品中。站在他巨幅的棕黑色作品前,仍可以感受到交响乐般的金属轰鸣与高山流水生机勃发的氤氲之气。他的 《黑色主题》系列像蘸满水墨大笔挥写的书法巨制,但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中接近中国书法趣味的马瑟·韦尔、克莱因等人的风格不同,祁海平作品在宏大庄严中显露出玄奥幽冥的神秘气息和高雅蕴藉的东方气质。

 

3)后写意

 

在文化的传承发展中,除了延伸和改良的发展思维,也需要以一种反叛的方式继承,用它山之石攻玉的方式进入的革新姿态。鲁迅在上世纪30年代针对保守积重的旧中国文化状态,甚至劝告青年人少读中国书或不读中国书。许多五四以来的青年知识分子虽然都曾以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对待过传统,如鲁迅、胡适、郭沫若,但历练成熟后却又纷纷向传统文化回归。这种现象在当代艺术中也颇为常见,如周春芽、任小林、刘炜。因他们的作品还具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我姑且称之为后写意现象。

 

  周春芽艺术的成功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注释。周春芽从早期的藏族风后去了德国留学,接受了德国表现主义的熏陶。对西方文化的体验却导致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而不再像80年代那样关心如何与熟悉的传统对立。身处西方的周春芽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中国艺术家身份,回国后他从《黑根系列》开始尝试中国笔墨的油画表现方式,大面积的留白,近似于皱法的笔触;之后的 《石头》系列也脱胎于中国山水画,画得透明、洒脱和空灵。《绿狗》和《桃花》系列更成为他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周春芽把中国绘画传统题材中的花卉重新演绎,把桃花的温和艳丽和狼狗的暴力并置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近期作品中,绚丽的桃花与野合的红色男女人物奇异地并置,消融了人类与自然的阻隔,也模糊了罪恶与道德的边界。我的绘画不是现实的实证,也不喜欢婉转的隐喻和深沉的象征,我喜欢把那些掩藏在我们内心最底层而又最本质的东西干净利落地导引出来。从周春芽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生命自由活力的向往,其文人的情怀和大写意的画风都有着鲜明的中国血统,也成为当代写意的表率。

 

曾经是中国90年代玩世现实主义代表画家刘炜,近年的作品也有后写意的文化特质。他画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景象,在看似无意义的景物中画出个人心灵中感悟的形象。他坦言自己从中国绘画中学了很多东西。他用最传统的中国小毛笔画大幅有观念意味的油画风景,探寻石涛、黄宾虹曾有过的境界。我画的蓝天,那些笔触就很象用笔墨写字一样,不按西方风景画的章势章法去画,注意光色之类的,而用东方人的观念画风景,体会用书法的方式画山水。从刘炜的自述中你很难把他和多年前画歪瓜裂枣政治波普的刘炜联系起来。也许宋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他找到了与古代庄禅精神的契合点?

 

四、写意的当代启示与发展

 

写意语言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或某种风格样式,它始终处于开放和生长的过程当中。而只有处于完善过程中的语言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总是向着生活与生命的现时展开,而一旦完善成熟则标志着这种语言行将在现时环境中的失效。可以和油画界的写意油画作横向比较的是国画界的新文人画现象。新文人画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一种语言因其精致化而失去活力的时候,必须经非语言的途径来重构自身。中国油画的写意情结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天无疑注入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含义。范迪安先生在《正典与资源当代艺术中的传统转换辨证》一文中指出:对传统的吸收,重在精神上集采传统的义理,在观念层面通达传统的启示。对于试图在观念层面上建立个性风格的艺术实践途径来说,传统的观念比传统的风格、技法、形式又更为重要的支持。如果谋求中国艺术在今日文化条件下与世界对话并向国际艺坛提供自己的贡献,正在与发扬自身传统的观念奥义。在非绘画领域,徐冰、蔡国强、黄永砯运用传统文化的观念奥义在国际艺坛的成功,是否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还需注意的是,写意油画探索也出现不少浮泛的任意挥扫,或简单搬用文人意味和水墨趣味,用油画画国画,流于简单和表面化的倾向。写意艺术的深层指向是文化人格的直接外化,古老的文人画传统极其讲究人品和画品的修炼,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意从来就不是象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轻松轻巧,精神和思想的含量才是它冰山下的最大部分。

 

 

注释:

刘骁纯. “写意与表现《解体与重建》P202. 江苏美术出版社

范迪安. “画我所要·戴士和艺术谈片《戴士和油画写意集》P13. 辽宁美术出版社

易英. “创造意义《江苏画刊》1994年第一期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