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神写韵到抒怀达意 ——孙建平
2021-05-04


近年,国内画坛整体创作趋向低迷,而油画写生热潮却乘势而起,一晃七八年仍无退意。在这写生队伍中有自发学画的草根,也有功成名就的专业画家,他们经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各个角落。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在这种“低迷”和“当代艺术”式微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也可能是压抑了多年的油画“本土化”的探索者们的时机已经到来,抑或是一些开始厌倦了逢迎主流艺术的宏大叙事创作的消极应对。无论如何,这股写生大潮已经逐渐规模化、群体化,颇为可观,不可小觑。

与质疑或不屑的态度不同,多数人认为“写生热”是好事,意义在于:在图像化极速发展、绘画趋向死亡的今天,绘画重新回到自然,在写生中对绘画语言的斟酌和探索而涅槃重生,弥补了中国油画的整体现代化进程中缺少的一段空白,我们欣喜地看到,而这写生潮中,“段家样”“赵家样”“白家样”“王家样”等许多“独一无二”的样式成熟起来,使得中国油画在语言上达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新高度,确实推动了中国油画画坛的现代化进程。

但也不能不看到一些问题,比如多少纠缠于风景而回避最应注重的人,只写生,不创作,或是只画景,不画人。而人物领域光顾者寡,于是,由戴士和先生提议策划,由万荷美术馆支持,促成实现了“传神写韵”写意油画学派的首届人物专题研究展。

所谓的“写意油画”不是什么初来乍到的新生事物,其实这也是百年前油画真正传入中国后,民国时期留学的第一代油画先驱的志愿。油画先驱那时就曾发誓“要把西方绘画经过我们自己的消化吸收,成为我们的自己的血液”。这个要把油画“民族化”的队伍当时已经非常壮观,可以说是当时的“主流”,而到 1950 年代画坛被苏俄的写实油画一统后,才成为“潜流”,直至 1960 年代,罗工柳第一次提出了“写意油画”这个概念,到了新世纪才又蓬勃发展起来。这几年,很多人对“写意油画”的概念争吵不休。有人说是“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或者叫做“东方表现”。其实,写意油画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非写实”油画,就是为区别于 1970 年代以来的那种“唯一”的 “写实油画”而言的各种自发的流派。其实“写意油画”作为学派,也从来不是一个尊崇完全统一理念的狭义的绘画流派,而是一个“道同形异”的松散结合体,其中既包括从苏派中艰难蜕变出来力倡“民族化”的第二代画家;也包括了“85’新潮”后,那些多从西方表现派绘画中模仿、衍变而走向“本土化”的第三代画家,当然也包括新世纪后成长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不问东西”的第四代青年画家。他们由于共同地背离“主流艺术”,努力摆脱“苏俄写实”而殊路同归,汇集一起。由于每个画家的受学渊源、知识结���,甚至地域、民族不同,最后的画面面貌不尽相同。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对“写意”一词的理解各存己见,才形成如此画风各异,多姿多彩的局面。不必担心每一家会向何处发展,也不必担心他们又会趋同于新的“大一统”。

有独立见解的画家自然会“和而不群”,“道同形异”。尤其在新世纪后中国画坛已经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各有各的拥趸。其实每一个可称为“写意画家”的人都应该是独立存在和唯一无二的,不可简单地类分到一起。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个体的自由。在执行布展的过程中,我粗略地把写意油画队伍中出现的几种倾向,梳理为三个篇章:传神、写韵、达意。


传神

以形写神 力攫尔魂 凝缩感觉 直追内心


 忻东旺/ 诗性的 肖 像

布 面 油 画 100cm×80cm 2013


一件人物作品的生动感人不仅要画面语言生动、技法鲜活,能够尽力捕捉表达对象的神情神态也至关重要。把握人的精神就是把握时代的精神,这对于画者来说应视为生命。所以,传神写造自古以来就成为画之至要,在作品中追求把握和表现人物的神情神气,这是历代画家们的苦苦追求。为此,许多艺术家跋山涉水,四处采风,积累自己的生活体验,强化对于生活对象的感受。在这方面,忻东旺做出了榜样,他刻画人的神情登峰造极,难能可贵。他勤奋努力,甚至把画架直接安放在乡村的土炕边写生,他是从弱势群体中走出,熟悉也理解这些人的心态心境,他的“画中有我”,以力透纸背的功力刻画了那整整“一个时代人”的焦虑、不安、渴望和无奈。另外,他不计较语言的写实或写意之边界,他忽而专研雕琢眉目传情的写实功夫,忽而又利用表现语言的视觉张力刀劈斧凿出人物形象,他自由地在古典、写实与表现中徘徊,择其精华为我所用,实现了自由自在地表达。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从来不是以“炫技”和玩弄形式为至高追求。最好的、最深刻的语言反而是最朴实的、接地气的表达。我深信这点。说他是“天才”,我个人理解,他的天才在于他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他最熟悉这些脆弱的心灵,最有资格表现这群人。所以他才能成功。


戴士和/ 王老师和她的弟子 

布面油画 100cm×120cm 2014

杨参军/女青年之三

布面油画  150×60cm 2016年

丁一林/ 红 苹 果

布 面 油 画130cm×100cm 2011

孙 浩/ 我们一同去西藏

 布面油画 136cm×34cm×6 2015 

王 琨/   夫 人

布 面 油 画100cm×80cm 2014

刘建平/ 思 想 者 A

布 面 油 画55cm×39cm 2017

杨 尧/  可 托 海 舞 蹈 家

布 面 油 画100cm×80cm 2015

曹新林/  纪 老 人

布 面 油 画130cm×97cm 2000

毛岱宗/ 学者

布面油画 120cm×120cm 2013

张延昭/ 新疆写生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16

包泽伟/ 展 览 会 上 的 油 画

布 面 油 画80cm×60cm 2018

郑金岩/ 晚明系列 崇祯  

布面油画 190cm×213cm 2013 

赵培智/ 乐手 

布面油画 110cm×140cm 2017

张淳大宝/ 古玩街的午后 

布面油画 180cm×270cm 2016

张晴雨/ 忆当年 

布面油画 180cm×165cm 2007

张文惠/ 不到长城非好汉之九 

布面油画 140cm×160cm 2015

张雷震/  格鲁吉亚盛装

布面油画 100cm×100cm 2012

余盛君/ 岁月静好 

布面油画 45cm×110cm 2017

王大拙/ 歇着 

布面油画 120cm×100cm 2018

宋 红/ 拿伞的姑娘 

布面油画 70cm×60cm 2018


写韵

关注画面 激情抒写 舍形求势 气韵贯通


闫 平/ 唱戏的人 

布面油画 180cm×200cm 2016

 

自从 80 年代,中国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实行改革开放,迎接艺术的春天后,吴冠中先生第一个冲出来,打起“形式美”大旗,目的就是挽救绘画已经沦为政治“工具”的千人一面而缺乏个性表现的可悲局面。西方的现代诸流派给中国画家们打开了眼界,并且随之而来的是美术教育中西方的画面构成理论以及材料技法,给了油画家创作语言的营养,舍形求势,画若布奕,最后达到的是画面的

对观者视觉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是艺术家共同理想的表达。渐渐地,有见识的画家们又逐渐地回到了百年来林风眠、刘海粟、徐悲鸿以及董希文、罗工柳等油画先驱的“要把西方绘画经过我们自己的吸收,成为我们的自己的血液”的这个初衷上来。所以,简化、气韵贯通等中国传统的理论又得到重视、发扬,中西融合又成为发展趋势。


贾涤非/ 五月阳光 

布面油画 81cm×67cm 1990


语言的自由是为了表达,为了更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志。

一种是将自然对象简化、归纳、取舍,然后主观构成,为我所用,舍形求势,画面第一,韵律为上。

在这方面戴士和、闫平、贾涤非、陈淑霞的作品做出了贡献和榜样,

一种是强调画面的书写性,讲究笔意,讲究画面的“呼吸”,注重画面的气韵贯通。讲究在绘画时的身心投入,将个人之气转换为画面的气韵贯连。把个人的情绪转移在画面上激情表现,在这方面王琨、任传文是身体力行者。有少数的画家力图淡化人物,甚至将人物凝炼成“意象”,在画面上看到的只是气韵,而难分辨人物形象,徐福厚、明镜都是如此追求者,但这种追求,走到尽头就是抽象,需要把握好度。

我们注意到许多中青年的画家,不仅从身边的老画家和成功的艺术家身上学习借鉴,还积极地吸收借鉴国外当代艺术家的语言。比如里希特、巴塞利茨甚至现在正活跃正红的杜马斯,多依格等青年艺术家的技法。泼、洒、刮、流,非常新颖,值得期许。


张冬峰/ 穿黑色外套的女孩 

布面油画 60cm×60cm 2016 

刘南一/ 仲夏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3

徐东林/ 青花 

布面油画 50cm×60cm 1995

陈淑霞/ 青春记忆  

布面油画 60cm×50cm 2008 

徐福厚/ 致波提切利  

布面油画 200cm×150cm×3 2018 

李志强/ 浴 

综合材料 127cm×145cm 2009

顾黎明/  如 意 变 体 二

布 面 油 画197cm×129cm 2004

砂 金/ 春游秋行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01

李学峰/ 吉 祥 蒙 古 系 列

油 彩 坦 培 拉110cm×90cm 2016

黄 菁/  物 写 生 之 四

丙 烯110cm×60cm 2017

刘大明/ 朝 圣 者

布 面 油 画150cm×70cm 2018

裴咏梅/ 无题三

布面油画 200cm×150cm 2017

康 蕾/ 幻者/出走

坦培拉 40cm×40cm 2016

陈子君/ 城色 

布面油画 100cm×100cm 2017

汪明强/ 码头序曲 · 仰口之一 

布面油画 80cm×120cm 2017

常小军/ 遥远的地方 

布面油画 110cm×100cm 2010

何龙生/ 物 之 华 二

布 面 综 合100cm×80cm 2016

岳 雷/ 隐 士

布 面 油 画60cm×50cm 2008

欧阳彩蓉/ 惠女风情二 

布面综合 30cm×30cm 2015


达意

心怀担当 关注苍生 抒怀达意 画为心声


俞晓夫/ 鲁迅先生在上海 

布面油画 160cm×160cm 2014 


绘画要关注绘画本体价值,要摆脱以前“一家天下”的政治桎梏,但不是毫无人文关怀的舞文弄墨,我觉得大多数人不赞成只是空洞无物的“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既然是人类情感的表达,绘画还是应该与社会同步,起码要在绘画中渗透着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怀。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还是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用作品反映时代,尤其在当代艺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不能对身边发生的问题置若罔闻。要有担当,有良知,不是遵命,不是媚权。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要表达自己的态度。心存悲悯,关注社会,鞭笞丑恶,弃恶扬善,脱蒙启智。段正渠几乎一直不间断地带领学生们在黄土高原上寻觅行走,不仅仅是采风集俗,而是把自己的心寄存在这块土地上,关注着这里人们的命运。

现在,我们有许多画家已经开始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独立判断是非美丑,创作最接近历史真实表 达的历史画,逐渐摆脱那种虚假的粉饰性的“派件”或 “定活”,而是画自己想要画的。俞晓夫多年来一直不断地画自己心目中的文化英雄,笔者也用十多年时间一直创作自己心中的先贤良知。


段正渠/ 黄河故事 

布面油画 159cm×200cm 2014


还有一些青年画家从观念绘画的角度,比如虞村就是一个语言运用已经达到一种自由境界的画家,他几乎是以儿童画似的大写意,直接地表达,这其实就是当代艺术的特征。他总是针对当时的新闻热点,不失时机地表达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反应,令人叫绝。当然,一个艺术家不是政治家,不是图片说明式的简单表达。而是艺术家智慧地呈现。

这三个部分的作品,再次声明,如此分类,是我们举办人物专题研究展为了梳理人物写意油画发展过程中的状态,为了展览的需要,避免杂乱,引导观众如何欣赏,没有高低,不分上下,只是为了方便。其实每一个可称为“画家”的人都应该是独立存在的,唯一的,不可简单分到一起。并且有的画家其实三者皆备,既注意了形式语言,也注意了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还传达了画家的观念。


孙建平/ 水木清華 

180cm×180cm 2018


其实,写韵是形式语言范畴,而传神和达意,无论是强调人之精神或是画面韵律或是讲述观念。都应该隶属于内容范畴。很多画家是都在努力完善的。之所以叫研究展,就是大家一起切磋研究,找出问题,作品并列在一起,每个人也就自然看出自己的独特于别人的特征,同时也找到自己的问题和差距。激发出每个画家对自己的更高要求。我觉得一个艺术家贵在具有独立的气质和追求,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随潮跟流,不人云亦云,贵在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摇摆不定,左右逢源。


邓平祥/ 左翼文学-鲁迅与高尔基 

布面油画 200cm×180cm 2007


这个群体之外,还有许多的默默地在自己的领地中绘画的画家们,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他们只愿意一意孤行“一条道跑到黑”,不愿意在一起扎堆“抱团”,他们反对把自己捆绑在一个口号之下失去选择的自由,或是不愿意浪费时间,纠缠交游。我觉得:人各有志,我们敬重每一个有着崇高理想有着独立见解的画家。另外,我们的写意油画研究院并没有囊括所有从事“写意油画”探索的画家,

许多人都在自己的一方之地,默默耕耘,我们其实都在仰望着一个“珠穆朗玛”,那就是中国油画艺术即将到达的高峰。

 2018 年 6 月于京


刘曼文/ 秋水伊人 

布面油画 200cm×300cm 2011

谢 森/ 奇石 

布面油画 110cm×120cm 2013 

袁文彬/ 浮世与众生 

布面油画 50cm×40cm×16 2018

朝克巴图/ 红草地之三 

布面油画 120cm×160cm 2015

张路江/ 正是山花烂漫时

布面油画 200cm×300cm 2017

张永旭/  妮 沙 洛 娃

布 面 油 画80cm×60cm 2016

孙立人/模糊的空间 

布面油画 180cm×180cm 2014

王建国/ 友 圈

布 面 油 画100cm×200cm 2017

虞 村/ 批 评 家 彭 德

布 面 油 画110cm×80cm 2008

雷小洲/ 不老的歌

布面油画 100cm×80cm×6 2017

陈明华/自由•神手之五 

布面油画 180cm×160cm 2014

谢中霞/ 黑 猫

布 面 油 画40cm×30cm 2010

石 煜/ 圣何塞集市之二 

布面油画 150cm×150cm 2016

马佳伟/ 她—李开芬 

布面油画 100cm×100cm 2016

邰浩然/ 世 界-于 特 的 烦 恼

布 面 油 画145cm×75cm 2010

郭长亮/ 下一站去哪里之三十

布面丙烯 80cm×120cm 2018 

姚 刚 /月光 No.3 

布面油画 120cm×110cm 2018